网站首页> 论坛首页> 音响器材> 帖子列表 ![]() |
发新贴 | 刷新 | 下一页 | 上一页 | 搜 索 | 总贴数:69365 | 访问数:29235776 | 当前在线:85 | 主题浏览 | 精华区 | 管理 | 框架 | 页末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后10页 第119页 表情 图片 |
http://www.stereosound.com.cn/viewthread.php?tid=5205&extra=page%3D1
!!!
1)现代声,不暖糊,不厚。
2)控制力了得,M801推出了清晰透明的声音。
3)声音有质感,有速度,密度,但是恰到好处,不缺丰满。
同场对比某德国攻放,德国人的更偏冷静和骨感。
我个人口味,如果5是不偏不倚,10是声音干瘦,我觉得现在苏州攻放在5-5.5,德国攻防在6.-6.5上下。
另外定价有商榷的地方。
定价不详,但从我现在用的DAC(也是国内高手设计和制作的)来看,它们面对的压力是形似的----首先设计/用料/制作都是不妥协(至少制作者对自己是这样要求的)的产物,价格肯定不会低廉;其次是在生产没有足够数量的情况下,成本就很难摊薄。即便采取薄利直销的办法,售价也不会满足大多数潜在消费者对“国货”的心理预期。也许这就是发烧圈中的一个怪圈,一方面对天价洋货咬牙切齿,另一方面对高价国货无端质疑。
1、最后一夜
选自《此情可待》(UFO 8408)
演唱:蔡琴
我收藏了蔡琴的十几张唱片,这张唱片是我最喜欢的一张。蔡琴那醇厚的嗓音透
着沉静、知性和成熟女人迷人的万般风情,听着她“糯糯”的哦吟,那些逝去的
时光和在心中沉睡的记忆,便会慢慢苏醒。那几乎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难怪许多
朋友都抵不住她温柔的杀伤力,一听她的声音便乖乖举双手成为俘虏,仿佛觉得
人生这样就足够了。
2.蒙古之歌(节选)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还是1Sc好听。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因为使用艺雅QB9DSD解码,只能用PC或者笔电作为播放器,考虑使用固态硬盘SSD,会有改善吗?谢谢。
暂时还没动手,但换硬盘对声音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我对比过手上2块硬盘,西数的声音蒙和粗,希捷的明显细致润泽通透些,对比后wd根本没法听
我都用,不是太明显。还有说西部数据的绿盘衰声的,希捷好。 我也都用,也是不太明显。
标题: 这种工业产品,在小规模以及一般的压力下区别不大,甚至感觉不到,但在大规模部署和大负载(压力)下,区别还是有的。
内容:
在大规模部署和大负载(压力)下,事实已经验证了Intel的SSD稳定性好于镁光的。
现在用的移动硬盘是:
“世特力(Century) 裸族CSS25U3BK6G 2.5英寸移动硬盘盒 SATA/SSD硬盘 支持SATA6G USB3.0 UASP协议”---这个硬盘盒应该是目前比较快的盒子了。
里面放了一块Intel的SSD,桌面级的530。有钱可以上企业级的S3500.
速度很快,访问延时很低。
对声音应该有正面影响,但确实不知道二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听过玩过的请说一说
冷门自有冷门的原因,自己的钱包就别去考证了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w4002-671518905.30.IpxLDx&id=16944325350
如果使用双股接法是红与粉红并线,白与淡黄并线。
·
·
·
·
·
·
·
·
·
·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
·
·
·
·
·
·
·
·
·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
·
·
·
·
·
·
·
·
·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关注ing~~~
就算输也输不太多就算完成任务了,不是高大上的啊。怕辜负了各位的关注.......
争取白云展和大家见面。谢谢关注。
红配金,达肖的标准配色
请校长过目。
产品外观正在设计中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挺沉的
外观工业设计我从来不改,照单全收。
里面的就我说了算。
只听了样机,不知道产品的外观和品牌,也不知道售价。
如无意外,在东方宾馆展时有量产前的最终测试版给大家试听了。
其实,这台机器已经在白云展伙同铂金证据开声了。
可能是国产后级里面最微型的线路板了,线路极短。扬声器端子以及平衡输入端子直接焊在线路板上。10-300Khz全频满功率输出都只有超低失真,超过600Khz的有效频宽。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看来屏风会火了
发个预告
fusheng的自有品牌吗?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可以听听推M记3.7屏风。
当然还会有更高级的前后级型号,不过售价应该不低了。
方便的话请PM我,谢谢。
只是不知道声音如何。
庆祝绿主任股票大涨
标题: 谢谢老兄还记得我以前的话。俺不敢买个股,因为选不准,但是买了一些指数基金。现在也到高位,不敢给任何建议了。
叠加满300减100,可以做到400减250,还是不错的
我的系统是红天狼,最近发现如果站起来听,低频非常丰满,坐下听就差很多,什么原因?应该怎么改进呢?
通常来说在音箱前坐下时耳朵接受直达声多,站起来会接受多些环境声,以此考虑您琢磨一下听音环境的吸扩情况吧。
瞎猜,瞎说
红天郎 用啥推的?:)
这鳄鱼皮外套估计老贵了!
象那些廉价的仿砖石贴。
有向奢侈品靠拢的节奏啊
从趋势来看,HDMI似乎更主流。
真想换一台
玩“数播”好几年了,新的玩具买不起,玩来玩去都是玩“垃圾货”,呵奥呵 。目前我的信源是录音工业标准-----pro tools音频工作站,拍砖的不要太用力啊,,,,,
上面的是解玛器,中间是专用的时钟错误: 上传文件[DSC00443.JPG]的大小: 439.91 KB超过了上载页面设定的上限值(437 KB)
立刻装了一个压缩软件。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不错的一种高级别的数码音源,虽然年代久远,与meitner ma1 解码对比之后我也搞了一套。
系统的心脏----MIX卡就装在里面。音乐文件放在外置硬盘盒里面,通过1394接口连接。图片右边的菊水电源就是给硬盘盒供电的。
满地都是工程线,乱就一个字。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现在采用的是简易播放模式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现在用的喇叭线还是您帮着团购的呢
这东西是不是只有强版和黄师傅看得懂
只要懂得怎样播放音乐就行了,那些复杂的编辑功能就留给专业人士去研究吧。
和我之前用的jadis da50一起比过,推动雨后的箱子蛮好听的,更加细腻柔和一些。
这套Pro tools是我的第二套数播。
第一张图也可以见到我的第一套数播----基于pc系统的。64位的win7,声卡是lynx two ,数字同轴输出到yamaha D24数字录音机解码,声卡和yamaha之间用时钟线连接同步。
上了Pro tools后,这套pc系统也统一由叠在中间的时钟提供时钟信号,也算小小的升级......
http://futuremusic.com/2015/04/01/worlds-largest-subwoofer/
![]()
http://www.atcloudspeakers.co.uk/hi-fi/loudspeakers/tower-series/scm300aslt/
第一次看到有这样横躺的。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也是jue版了吧?
6A(一代)和15A我都用过,同一系统里同一时间内使用了几个星期。6A紧凑、快速、准确。相比之下15A略微缓慢,声音更暖厚,听感上要宽松舒适很多。我不是专业人士,只能瞎猜可能6A更适合干活,15A则更适合用来欣赏音乐。用来听音乐的话,我觉得15A好很多。
个人认为同尺寸的Air6比它强多了。
我自己经验,即使默认状态都觉得比BM6好不少,当然价格贵多了。
贴了木皮的箱体做工非常好,虽然用的板材并不特别厚,在爆棚时用手背贴着箱子的左右两侧,并未感到谐震,英国佬确实有两把刷子。体型庞大的小四摆在26平米的房间短边,视觉上丝毫没有不协调的感受。六只单元的分布非常紧凑,各单元的几何中心最大程度的彼此接近,这样很容易营造出“点声源”的效果。
在专业后级的驱动下,小四的声音快起快落,动态很大,音场撑得很开(站在沙发后听更好),330高音在560馒头的扶佐下发挥出全部潜力,中高频非常细腻清秀,质感极佳,T1000后级能出这样的确效果确实令我吃惊。我没听过长老以前用的M3,听过M3的玩家说小四的声音没有M3厚。但“厚”的对立面并不一定就是“薄”,有些音箱是以牺牲质感和细节的代价来换取的厚声,而小四在这方面的尺寸把握得相当好。播放大提琴、小提琴、钢琴、人声都很“正”。
长老舍“发烧”而走Pro-Fi确实是聪明之举。换成民用HIFI音箱,四分频双12寸低音的配置,价格一定会被抬到天上去。其实三、四十万的箱子也不是买不起,而是被JS们当冤大头来愚弄的感觉很不爽啊。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小四进家门整一周。从被动m3到主动m4 mini的升级,结果是满意的。我总说自己不发烧,不过要看怎么看。从器材组成看,的确和发烧渐行渐远;从折腾的角度看,又不能说不发烧。
被动m3到主动小四,声音上主要有几点不同:
1、透明度、质感、从容的程度等方面,我自己用m3的最后期,也是自己推得最好的m3(用mc2 s1400),与现在的主动小四差距还是明显;
2、原来m3声音有重量感,现在没有明显的这种感觉,但是中频的质感却很不同;
3、小四,第一次听,包括我和朋友们,或都没想到这么个专业箱子用这么档次的专业后级,能如此细腻;
4、或许是拜主动电分所赐,信号线和喇叭线和电源线都是随机的极其普通的工程线材,却能有如此的效果,我也有些意外;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用主动箱子的确不用考虑这样的问题了。所以主动箱子不适合发烧友,而更适合有一套差不多系统安心听音乐的朋友。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小四如此细腻的高频及中频质感真是出乎意料,这还是专业功放推的,很好,很牛,对前端也很敏感,两个前级的特点轻易的就反映出来了。至于声音的厚度,我觉得要想弄厚点儿应该比较容易,长老下一步是不是要升级一个牛X前级了。
绝对令人向往!
我要卖了我的大名琴和ASR组合!
苏州的一位老烧友出了大名琴,入了爱诗特浓大花瓶,正在无限惋惜中呢……
埃斯特农,嘿嘿嘿。
基本要三年半后,女儿上了大学,我才能重出江湖了
人生又一坎儿呀,小升初,中考,高考,什么时间是个头呀。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女儿读完初中读高中,读了高中送国外,国外毕业混国外。然后嫁人,养娃。
校长,事情忙不完的。活着,就得折腾~~
小孩初三了,现在基本听耳机。
标题: •◦哇,来迟了,好威猛啊!!!! (空)NEW(灼焰寒冰 今天16:38 阅读 5) (空)NEW(咸胜镐 今天21:12 阅读 0)
没赶上长老的M3,甚是遗憾。
随着民用器材越来越贵价,以后玩专业是条好出路啊
不知长老这个m4要几米?
新款的电分主动M3比这个贵了吧?
标题: 新版M3有两款,M3VE (单功放)报价2.2万美金,M3XE (双功放)报价2.8万美金。欧洲贵一些,貌似单功放版报价就要2万欧了。
VE, Xe都转用PLM了。
这是一只的价,还是一对的价啊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哪位老大知道这个箱子?TAD的单元。Jay Z在用它。
太震撼了。拿了一张天师的唱片回家听听差别。
应该一万五左右吧。不过天师家的lp系统似乎特highend
m3,m4确实是高大上的东西,从空间上就不是一般家庭可以玩儿的了。一般小蛋鸡也搞不定。只能说不同喜好吧。
估计小蛋鸡推出来应该比35a全面了。
不过这里有很多前端的贡献,昨天的lp系统价值不菲。
三哥没时间发烧了,随意搞个响动散心的,
说到价格,很多东西都邪乎,不只是三五……^^
另外开贴吧。
这玩意,好玩即可。就是个匣子,高低延伸受物理体积所限是必然的,听它的中频为核心的传神和质感,这才是追求的东西,要听进入,享受其中
图呢? 无图无真相。没图说个...
至少el34推挽才能推的开扬
倒是,觉得805,可能更适合一点点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我感觉300b的机器,只要输出阻抗是16欧姆,应该推35a不会差太多。
胡三哥用的这款胆机是英国的ARMSTRONG a10 mkII。分体后级形式,线路采用50-60年代著名的Williamson 5-20线路,六个变压器均是是雀仔牛,推动是EL34管,整流管是GZ34,目前上机用的都是早期铁座管。机内电容请天津宋老师检测后,全部复原换上了瓷封的TCC。
该机的设计师George Tillett曾经在DECCA公司做设计工作,也是在英国和美国的音响杂志专栏作家。
粉丝编辑的这个厂牌的网页
http://www.audiomisc.co.uk/Armstrong/armstrong.html
这台胆机的介绍
http://www.audiomisc.co.uk/Armstrong/Aseries/Apage3.html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声音,也是这个次序。
尽管自己是p3用家,但听过众多烧油的组合。小箱子只是个补充
HL5是大书架,非落地。单拿的大箱中低频层次和宽松不是强项。
大小都要有。
天朗帝国,或者老天朗? 我不懂
可能和传统英国箱相比不算温暖? 不明觉厉
![]()
http://www.neumann-kh-line.com/neumann-kh/home_en.nsf/root/prof-monitoring_studio-monitors_midfield-monitors_KH420#
这个价格很实惠,大概合人民币4万多吧!估计会热销~!
有模拟输入和数字输入!
不知道有谁在做这个牌子的产品
310 搭配 870 大炮,掀翻不少人
也请强师傅点评。
我只能说KH系列的主动音箱,都是按照围着中频做的审美,比较重视中频的密度风格,同时也是很重视测试数据的一个厂家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上他家的有数字接受、能接互联网的那一款更好。玩法也更多。有听不完的网络电台。
朋友两款都有,我都有跟着玩过
由《乐道工作室》组稿,胆艺轩<经典铭器与古董器材>版主 ECC32殷老师的新年大作《MFA线路的唱放前级制作__向Bruce Moore致敬!》已在《胆机世界》2月期发刊。敬请关注……
MFA线路的唱放、前级制作
----向Bruce Moore致敬
图 文 /殷安康
引子
说到打算做一台MFA线路的唱放、前级,是几年前我在胆艺轩论坛看到发烧友四友介绍和推荐下引发了念头的。台湾的刘汉盛先生也曾专门撰文,评价了MFA Luminescence、与DRG NA2、,MBL 6010称之为世界三大前級的大对决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和殷老师发出邀请组稿时,殷老师也是一再推辞,最后百般劝说之后,撰写了自己研究制作的体会。《胆机世界》也腾出了14页的篇幅给予支持,再次表示感谢!
59大师去年12月有次来天津,也向天津的宋老师推荐过这款著名的MFA前级,此后正好了解到殷老师的MFA制作,即可约稿。由于杂志篇幅有限,发稿内容部分章节有所缩减,对此前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殷老师深入交流。
俺也有一个殷老师做的唱放,我一般不和别人说~ 哈哈哈。
错误: 上传文件[5-1.jpg]的大小: 439.91 KB超过了上载页面设定的上限值(437 KB)
错误: 上传文件[5-2.jpg]的大小: 439.91 KB超过了上载页面设定的上限值(437 KB)
错误: 上传文件[5-3.jpg]的大小: 439.91 KB超过了上载页面设定的上限值(437 KB)
错误: 上传文件[5-7.jpg]的大小: 439.91 KB超过了上载页面设定的上限值(437 KB)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本地好友请殷大哥打造了一套全TANGO牛的单端300B前后级,推JBL66000,非常出色!
最大的好处是治疗老年痴呆,满脑袋刺激的过电。赶上电击疗法了。我还是听300b吧。痴呆我认了。
调整不够好吧,
越是大系统调整越难
高频别刺,中频别薄,低频别少就好
感觉应该好的器材必须亲自听听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
很多器材的定价,以及所提及的技术也许和好听没啥大关系。
选器材不是选指标。指标对于听音乐是最没用的。
所谓声音很理性其实就是不好听的代名词。
好听的标准和音响二十要也没关系。
好听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舒服。
从容是舒服的一个标准。8瓦的300B从来没让我感觉不从容。如果上千瓦的攻放给出的感觉是声音有些赶,高频窜窜的,这就是不从容,让人不舒服。所以瓦数是骗人的。
玩音响同理。。。。。快要去整西电了吧,败家的节奏呀。
昨日我顺便还去威兄家听了听全套linn,声音不错啊。
我觉得箱子玩高灵敏度确实是很好的选择。玩低灵敏度音箱确实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听过世霸旗舰,用八度分体后级推,声音用高大上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咱就听听过瘾吧,确实好。后来听过哈曼卡顿,也补便宜,只能说做影院很不错,听音乐,个大面兄感觉类似。我用80w输出功率的晶体推35,换了跟德国敏力平衡信号线,收获不错,找到了35箱子应有的感觉,小提琴粘稠的味道出来了,哈
味道和素质都ok的就不好找了
还有就是虎哥的3个圈画不画得好也是很考究的。
从来没听过好的数码文件播放系统。现在常听的CD竟是spectrum出的LP转录的CD.
目前前级用叶老师8PB前级强化版
后级增益高中低都放在-6db
解ma器输出增益放在+18db
神经线用菠萝神线
信号线用随机赠送的comus话筒线,喇叭线用TruSound平行透明线
目前的搭配和设置,会稳定一阵,然后再微调。This is it!
性价比得分很高的那台。声音如何?
昨天8pb稳稳滴干掉了无源前级
解ma器增益调低到+12,后级增益下调整到-4db
dac输出电压应该也是可调的吧?后级直通,dac做音量衰减,不知道情况如何。我这里是dac直接输出给叶老师的300b,书架箱,效果比带前级好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议论几次了,节后计划找时间天津烧友组团,去府上听M4……^^
欢迎天津诸位大哥
天津烧友听了,实话实说,细节和味道比俄罗斯的要好很多……^^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没想好给这个三五胆机的起个啥名字,先借用一下,贴点金……^^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天津的几个老帮子老哥们儿,每年春节一定要聚,
——哈哈,掏心窝的话要说,没老酒不行!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来张PS的美人胆机照……^^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之前用的第二代坚持了多年,期间也换管换电容磨机升级几次,但与现在的第五代相比,在细节表现和低频量感、层次、场面上,改进提升确实很大。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这是请几位diy好友出谋划策,天津宋长城老师主刀,给我推35a设计的300b胆机,制作了一台,正在调测试验中……
不过,我有一台四件套audiomaster 11a EL34“红”蛋鸡,50年代老英设计雀仔牛胆机的,声音确实有点牛……^^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普通的变压器机壳也是烤漆,这台的红漆是进口的汽车烤漆,最低耐热能到140度上下,加上2cm厚的铝台面,散热比一般机壳更快更好!
虽然与杨老师在网上神交已久,但还是第一次见面,他是一个非常热心的人,对音乐、音响也是非常的痴迷和投入。这次在天津杨老师家还见到了DIY高手宋老师,和早年在胆艺轩结识但一直没能谋面的王彤。杨老师对LS3/5A的热情和知识令人感叹,聆听了宋老师制作、杨老师校声的300BSE机器和Audio MasterEL34PP推动下的3/5A以及另外一套围绕BBC5/8组建的系统,与一众天津发烧友做了交流。此行,对天津发烧友们的热情、执着留下了深刻印象。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殷老师,果酱了!
玩三五,有人说“没高没低”,俺这儿三五好友,只图一乐。
和殷老师在论坛和网络上联系算是比较多的,因为不懂技术一直不能深入交流。以前殷老师来津探亲,刚好俺也要回老家过年,错过很多机会。这次春节,能见到大名鼎鼎的殷老师也一个是缘分。
常说玩音响,有了一个玩字,自然乐趣多了很多。发烧友中喜欢动手捣鼓系统的,尤其是制作派发烧那样,能在自做音箱,自做解码音源、自做功放、胆机上动手高人,一直是让人十分羡慕的事情。
殷老师来寒舍小聚是一件大事。所以特别约请了天津的两位自作派高手宋长城老师和王彤老师一起来我家(天津还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天津人找实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得其乐,四只1601B加上木下RH-3号角和4001驱动,做成的音箱比大衣柜还大,箱子的主人说,欢迎北京的朋友来听听天津人闹元宵的津东大鼓,如不尽兴,还预备着一对32寸跑火车……^^
...(略,更详细的信息请进详细内容区)
单元对容积有个范围,厂家设计因考虑适合更多使用者的空间和制造成本与难度,运输等,所以都贴近下限使用。这个容积是偏上限制的,至于低频表现,要比小箱体好,但制造成本与难度大幅提升。木下的RM-4B 与 RM-7 V 就是例子。同样的单元,大箱体的贵了一倍价钱
http://weibo.com/p/1001603814645612813292
用着20年前的300b机器,一切现在关于功放技术的争论都是狗屁。
目的还在于减少能耗、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吧
观点:
1,CD,会像黑胶一样,越来越小众化,但会长期存在甚至偶尔繁荣一下。
2,数字播放(硬盘+PC+解马器)将成为主流。
3,功放,依然是现在这些主流模拟的。数字功放,不会真正流行。
4,喇叭的高科技,如点发声的技术等,5年之内不会有突破。
< 1 2 3 4 5 6 7 8 9 10 > 后10页 第119页 表情 图片 |
发新贴 | 刷新 | 下一页 | 上一页 | 搜 索 | 总贴数:69365 | 访问数:29235776 | 当前在线:85 | 主题浏览 | 精华区 | 管理 | 框架 | 页首 |
网站首页> 论坛首页> 音响器材> 帖子列表 ![]() |